发布时间:2025-02-22 10:33:59    次浏览
日本妇产科医生池川明对年龄平均4岁的1,620名幼儿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33%(534人)幼儿有胎内记忆,另外有21%(335人)还保留着诞生过程的记忆。池川明医生表示这些统计数字之外的孩子,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记忆,而是他们的父母没有问过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每位妈妈都问问自己的孩子,也许都会从天真的孩子们那里听到令你暖心的话语。“神奇的胎内记忆”不仅在日本被证实,在我们知妈堂也有真实案例发生哦!看看知妈堂会员妈妈胡炳妍和女儿妙妙的对话吧,还是那句老话:“孩子的能量超乎我们想象!”妈妈胡炳妍与2 岁半妙妙的谈话妈妈:“妙妙,你记得你当时在妈妈肚子里的事儿吗?“妈妈肚子里面是什么颜色啊?”妙妙:“妈妈肚子里面是粉色的。”妈妈:“啊?粉色的啊?”妙妙:“是啊,粉色的。”(子宫里面不黑吗?为什么不是红色或者黑色的?)妈妈:“那肚子里面都有什么啊?”妙妙:“里面有鱼,很多长长尾巴的鱼。”(这鱼到底是什么,血管?脐带?)妈妈:“那你能摸到鱼吗?”妙妙:“我经常抓鱼,抓来炖鱼吃。”(她能抓到鱼?估计炖来吃是现在的想法吧。)妈妈:“有没有其他玩具?”妙妙:“有球。”妈妈:“球?什么颜色的?大吗?”妙妙:“粉色的,有这么大。”她一边说着一边拿手比划着,她比划的大小有她现在的脑袋那么大。(她不会指的是那会儿的子宫肌瘤吧,那个肌瘤真的挺大个儿的。)妈妈:“妙妙,妈妈肚子里小不小啊?你在里面挤不?”妙妙:“妈妈肚子里挺宽敞的,一点都不小。”(好吧,我承认我后来肚子挺大的,里面羊水也偏多些。)妈妈:“那你现在还想回到妈妈肚子里面不?”妙妙:“妙妙长大了,不回去了,外面挺好的。”(原来以为她还会想待在妈妈肚子里呢。)妈妈:“那你记得你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姿势待着吗?”妙妙边说边躺在床上,两条腿弯起来,拱起后背靠在大腿上,头贴着膝盖,双手弯在腿的两侧:“就这样,就这样。”天啊,她真的记得啊!在知妈堂跟踪和辅导的胎教案例中,基本都能得到如下反馈:胎宝宝听到固定音乐会胎动频繁听到准爸妈呼唤自己的名字就会回应只对爸爸或妈妈的抚摸有明确反应。 新生宝宝出生后有以下行为:自己会凭着气味找到妈妈的乳头头部挨着妈妈的心脏时会停止哭闹一放胎教音乐就会安静或找声源在哭闹时闻到妈妈的衣服气味也会很快停止哭闹…… 很难想象,这些事情的发生除了“记忆”使然还有可能是什么?自孕7 个月起到孕9 个月,胎宝宝的大脑发育进程进入到第二个脑发育高峰期:脑功能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大脑的记忆能力、对肢体的控制能力、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变得越来越强。胚胎学领域的科学家们通过仪器,已经捕捉到这一阶段胎宝宝明确的、活跃的脑波。要知道这一阶段脑波的发生,意味着胎宝宝有了明确的心理活动、意识,甚至是情绪。通过这些脑波科学家们判断孕晚期的胎宝宝可能会做梦,但是梦境的内容则不得而知,也许是在玩脐带时的情形。传统心理学认为,记忆是过去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记忆是外界信息在大脑中输入、储存、编码和提取的过程。面对“记忆”这件事儿,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记忆痕迹”的定义。他们认为学习知识的活动使大脑的某些部位产生了变化,留下了各种痕迹,即所谓的“记忆痕迹”。不同的记忆都基于脑的学习能力。若学习后长期不再练习,记忆痕迹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如果学习活动之后仍不停地练习,记忆痕迹便被保持下来,这就好比“滴水穿石”的效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孕期知识的可关注微信公众号:gzfumeiren去除妊娠纹可加微信:2107391362